找医师

微信扫一扫

扫一扫关注

大雪纷纷寒冬来 调和脏腑养精神

   2024-12-18 20
导读

“人以天地之气生,四时之法成。”人依靠天地之气和水谷精气而生存,适应四时生长收藏的规律而生活。《黄帝内经》中有记载,人体脏腑、气血会随着节气变化,出现周期性的盛衰,随着一年中季节的更替,人体的阳气也会

“人以天地之气生,四时之法成。”人依靠天地之气和水谷精气而生存,适应四时生长收藏的规律而生活。《黄帝内经》中有记载,人体脏腑、气血会随着节气变化,出现周期性的盛衰,随着一年中季节的更替,人体的阳气也会随之升、浮、沉、降,人的脉搏有春浮、夏洪、秋弦、冬沉等变化,都顺应了春生、夏长、秋收、冬藏的自然规律。四时阴阳的变化是万物生命的根本,所以古人提倡“春夏养阳,秋冬养阴”。在春夏季节保养阳气,以适应生长的需要,在秋冬季节保养阴气,以适应收藏的需要,顺从生命发展的根本规律,与万物在生、长、化、收、藏的生命运动过程中发展。

养肾护肾

《黄帝内经》云:“十一月十二月,冰复,地气合,人气在肾。”12月,天气严寒,地气闭密,此时人体的精气主要集中于肾。中医理论认为,五脏中肾属水,而冬应水,因此肾与冬季气候相应。冬季万物潜藏,阴长阳消,人体的新陈代谢速度处于相对缓慢的阶段,而肾为先天之本,肾中精气的盛衰决定着人体的生长发育,是人体生长发育的根本。《黄帝内经》提出“逆冬气则少阴不藏,肾气独沉”,故冬季调养肾脏是必不可少的。

腰部为肾之府,热敷、按摩腰部可以疏通肾经,同时还能温补肾阳,缓解腰部疼痛、冰凉等症状。冬季主潜藏,要节制自身的各种欲望,作息上要做到早睡晚起,从而涵养阳气、顾护阴气。

顾护心神

中医理论认为,肾藏精,心藏神,心肾相调则精神得安;心主血,肾藏精,精血可以相互化生、相互转化,从而共同构成人体生命活动的基础。《遵生八笺·四时调摄笺》中指出:“冬日肾水味咸,恐水克火,心受病耳,故宜养心。”因此,在大雪时节,养肾之余,也不要忘记护心。

中医认为,心与神志关系密切,故要保持心情舒畅,不可大喜、大怒,要保持相对稳定的情绪,否则容易耗伤心气,导致精神涣散。此外,大雪节气后,还应进行适当的运动锻炼,增加心脏的血流量,提高心肌功能。有心脏疾病的患者及老年人则应根据自己的身体情况选择适合的锻炼方式,如慢走、打太极拳、练习八段锦等。

补益肺气

明代医学家冷谦编撰的《修龄要指·四时调摄》中指出:“十一月,肾脏正旺,心肺衰微。增苦减咸,补理肺胃。”

肺为气之主,肾为气之根,冬季气候寒冷,肺为娇脏,容易遭受寒邪侵袭,导致感冒等呼吸系统疾病。故冬季应注意保暖,适量增减衣物,顾护自身阳气。还应适当运动锻炼,以增强自身免疫力,提高抗病能力,但应注意不可过量运动,否则容易损伤肺气,更易引起邪气入侵。

健脾护胃

脾胃为后天之本,是人体气血化生的源头。顾护脾胃,可以帮助运化水谷精微,从而为机体活动提供物质基础。所以,在冬日阴气盛极之时,补养心、肺、肾的同时,还应顾护脾胃之气。

进入十二月,天气寒冷,为了补充热量,人们可能会摄入过多食物,这种情况很容易加重脾胃负担。此时,可以适当按摩腹部,增强胃肠蠕动,促进胃液的分泌,帮助脾胃对食物消化吸收,同时还可预防便秘。其次,要注意腹部保暖,避免脾胃受寒冷刺激,导致胃肠疾病的发生或者使已有的脾胃疾病加重。

 
(文/小编)
 
反对 举报 收藏 打赏 评论 0
0相关评论
免责声明
• 
本文为小编原创作品,作者: 小编。欢迎转载,转载请注明原文出处:https://www.zhaoyishi.net/news/show-2053.html 。本文仅代表作者个人观点,本站未对其内容进行核实,请读者仅做参考,如若文中涉及有违公德、触犯法律的内容,一经发现,立即删除,作者需自行承担相应责任。涉及到版权或其他问题,请及时联系我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