生活习惯病就是以不良生活习惯为主要原因引起的疾病,包括肥胖症、糖尿病、高血压、高脂血症、心脑血管疾病、慢性肝疾病、部分恶性肿瘤等,其发病与患者日常生活习惯和行为方式密切相关。
一、病因
通过分析生活习惯病特点和发生发展规律,其病因主要包括饮食失宜、劳逸失度、情志失调三个方面。
1、饮食失宜
《内经》中有最早的关于消渴病的记载,《素问·奇病论》曰:“此人心数食甘美而多肥也,肥者令人内热,甘者令人中满,故其气上溢,转为消渴。”饮食不节也是生活习惯病发病的一个重要因素,《素问·生气通天论》曰:“高粱之变,足生大疔”。另外,高脂血症、肥胖等与饮食的关系也很密切。
2、劳逸失度
劳逸失度,精竭形弊是导致内伤虚损的重要原因。《内经》将劳逸失度所致疾患称为“五劳所伤”,《素问·宣明五气》曰:“久视伤血,久卧伤气,久坐伤肉,久立伤骨,久行伤筋”。尤其过逸是现代生活习惯病的主要原因,长期缺乏运动是肥胖症难以治疗的关键。
3、情志失调
情志失调会造成脏腑功能紊乱,《内经》中就指出:“怒则气上……发为薄厥”,薄厥即由于精神刺激,使阳气急亢,血随气逆,致使血液郁积于头部,造成卒然昏厥,与现代医学的高血压病脑血管意外十分相似。《灵枢·五变》曰:“夫柔弱者,必有刚强,刚强多怒,柔者易伤也……怒则气上逆,胸中蓄积,血气逆留,宽皮充肤,血脉不行,转而为热,热则消肌肤,故为消瘅。”说明,情志亦会导致消渴的发生。
二、预防
《内经》非常重视对大众健康知识的教育和宣传以及防重于治思想的灌输,《素问·上古天真论》:“夫上古圣人之教下也,皆谓之虚邪贼风,避之有时,恬淡虚无,真气从之,精神内守,病安从来?”《素问·通评虚实论》云:“凡治消瘅仆击,偏枯痿厥,气满发逆,甘肥贵人,则高粱之疾也。”说明,要预防消渴,偏枯要从控制日常饮食入手。“以酒为浆,以妄为常,醉以入房,起居无节”这些不健康的生活方式是引发生活习惯病的主要原因。《素问·上古天真论》曰:“上古之人,其知道者,法于阴阳,和于术数,饮食有节,起居有常,不妄作劳。”《内经》强调,懂得养生保健的规律———“道”,就能“避邪不至,长生久视”,“形与神俱,而尽终其天年,度百岁乃去”,否则就会“半百而衰”。
三、养生
1、合理饮食
《素问·平人气象论》曰:“人以水谷为本”,饮食是人类维持生命的重要方式,高盐饮食可引发原发性高血压,如《素问·异法方宜论》曰:“咸者胜血”《素问宣明五气篇》曰:“咸走血,血病无多食咸”;《素问·生气通天论》曰:“味过于咸,大骨气劳,短肌,心气抑”。合理饮食是预防高血压有效方法,生活习惯病患者要注意饮食的合理搭配,不可“口嗜而欲食之”。
2、适量运动
《素问·上古天真论》曰:“不妄作劳”,劳逸之间具有一种相互对立、相互协调的辨证统一关系,如果劳逸失度,就会导致机体的不适,《内经》非常重视运动,《内经》记载运动的方法包括散步、导引、按跷、吐纳、存想等,生活习惯病如高血压,脑血管病等的治疗中,运动疗法占有很大比重。
3、精神调节
《内经》养生理论强调精神的调摄,要保持身心两方面的健康,《素问·移精变气论》曰:“志闲而少欲,心安而不惧。”《素问·腹中论》曰:“夫热中消中者,皆福贵人也,今禁膏粱,是不合其心……”《灵枢·逆顺肥瘦》曰:“肥人也……其为人也,贪于取与。”说明生活习惯病患者在日常生活中要保持平和的心态,注意情志的舒畅,保持精神乐观,对于疾病的发生防治起着重要的作用。
4、注重药物防治
《素问·脏气法时论》曰:“毒药攻邪”,药物是中医防治生活习惯病的重要手段,针对机体不同疾病状态,“有是证用是药”,如《素问·奇病论》曰:“消渴,治之以兰,除陈气也。”肥胖患者用药宜气味厚重,如《素问·异法方宜论》曰:“西方者……其民华食而脂肥,故邪不能伤其形体,其病生于内,其治宜毒药。”《灵枢·论痛》曰:“人之胜毒,何以知之……胃厚色黑大骨及肥者,皆胜毒;故其瘦而薄胃者,皆不胜毒也”。
5、注意疾病先兆
中医治未病讲未病先防和既病防变,《内经》中有很多关于“未病”状态下先兆征的记载,如《素问·病机气宜保命集》曰:“中风者,俱有先兆之证。凡人如觉大拇指及次指麻木不仁,或手足不用,或肌肉蠕动者,三年内必有大风之至。”现代医疗技术发达的现状,使得人们了解自己的身体异常方便,尤其是脑血管病,每年定期查体,可以在没有症状的时候发现身体异常,掌握先兆的规律,在疾病发作之先,把握时机,予以治疗,从而达到预防目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