找医师

微信扫一扫

扫一扫关注

不要妄谈中医无用!日本从中国买配方和原料,再销往世界各地

   2021-07-28 98180
导读

最近几年关于中医中药是否是一个科学的医学体系的争论从未停止过。随着屠呦呦团队的青蒿素获得了诺贝尔医学奖,中医药又重新回到了人们的视野。而在今年特殊时刻,中医药也发挥出了巨大的功效,别再提中医无用论了。

 

 

最近几年关于中医中药是否是一个科学的医学体系的争论从未停止过。随着屠呦呦团队的青蒿素获得了诺贝尔医学奖,中医药又重新回到了人们的视野。而在今年特殊时刻,中医药也发挥出了巨大的功效,别再提中医无用论了。

中医药是在中国数千年文明发展的基础上,在一代代医师的整理,总结和传承之下得以发展到今天的。在中国乃至整个海外华人圈内都有极高的地位。中医讲究的是天人合一,辨证施治,是要求人追求与自然的和谐统一,从而达到强身健体,延年益寿的目的。



由于中医中药发展历史悠久,也受古人传统的师承关系的局限性的影响,很多方剂,诊疗方式都是用口口相传的方式延续下来,即便有《本草纲目》等一些医书的流传,但因为缺少科学数据的统计,临床实验的佐证,让中医中药蒙上了一层神秘的色彩。

出海遇阻谁之过

近些年,很多中药企业通过合资,合作的方式将中药材打入国际市场。但这条路走得并不顺利。根本的原因就是整个中医体系由于文化背景的差异,语言的差异,很难被西方主流社会所接受。

特别是对中国文化完全不了解的情况下,若想说清楚中医中药的庞大的谱系和基本的工作原理,更是难上加难。

另一个原因是标准的缺失。西药的上市有着一套严格的执行标准流程,从实验室数据,动物实验到最终的临床应用,以及不良反应,毒副作用的观察都需要提供详实的数据参考报告和有效案例数作为参考和佐证。



这样一套标准流程,给中药的出海设置了重重难关。尤其是复方中药,一味方剂中有几十味药材,需要逐一明确用量,用法,副作用,是一个非常庞大的工程,这对于中药生产企业提出了很高的要求。

而日韩企业对于国际中药市场的垄断也为中国中药企业出海设置了障碍。目前占据国际中药市场主导地位的是日本企业。日本企业从中国进口中药原料,通过生产加工的方式,再销售到国际市场上,而这其中有相当大一部分中成药是卖回了中国市场。



日本是如何崛起的

二战后,日本开始恢复生产自救。在这个过程之中,对于中医中药的重视开始渐渐在日本深入人心,特别是当日本进入到老龄化社会之后,对于养生长寿的关注度在不断的上涨。

从上个世纪70年代开始,日本政府主导将中药价格收录进国家药品价格目录中,并取消了中药的“10年验证期”,还将部分中药纳入了医疗保险范畴和210个药局方。

在国家层面的大力倡导下,部分日本企业纷纷入局,开始进行中药的生产和销售。其中最为著名的就是津村社,中药在日本被称为汉方药,津村社在日本政府主导中药纳入医保之前就已经开始了中药的生产加工销售活动。

他们从中国购买配方和原材料,在本土或者海外加工之后,销往国际市场。如果说日本药企占据了全球中药市场的90%,津村社就占据了日本药企销售份额的80%。



津村社除了凭借日本政府吹起的东风,能够迅速占领国际市场的一个重要原因就是,标准化生产与国际接轨。其开发的“抑肝散”本身的功能是改善睡眠,减少焦躁感。

津村社引入实验室数据发现“抑肝散”可以调节大脑中神经递质的传达,从而减少兴奋感。这一研究成果获得了西方学术界的认可,于是津村社将此药应用到了老年人“认知障碍”方面的治疗上。

正是通过这种方法,津村社将促进食欲,提升体质的“六君子汤” 送到了美国的癌症治疗中心,用于癌症患者术后的康复阶段,只因为他们证明了服用“六君子汤”可以提升体内刺激食欲的荷尔蒙的分泌。而津村社也将这种传统汉方药材的与西方科学实验的结合称之为“育药”。

 
(文/小编)
 
反对 举报 收藏 打赏 评论 0
0相关评论
免责声明
• 
本文为小编原创作品,作者: 小编。欢迎转载,转载请注明原文出处:https://www.zhaoyishi.net/news/show-1087.html 。本文仅代表作者个人观点,本站未对其内容进行核实,请读者仅做参考,如若文中涉及有违公德、触犯法律的内容,一经发现,立即删除,作者需自行承担相应责任。涉及到版权或其他问题,请及时联系我们。